科學普及

科學普及
您當前的位置 :

  9月19日至25日是2020年全國科普日,圍繞“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主題,陜西省西安植物園(陜西省植物研究所)發(fā)揮自身在科研、植物方面的資源優(yōu)勢,通過科普進校園的形式,舉辦了多場以“作物馴化和人類生活”為主題的專家大講堂,讓中小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在作物馴化歷程中扮演的角色及發(fā)揮的作用,以及它們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同時,在西安植物園內同步開展了“萍蹤荷影之水生植物探秘”自然探究課。培養(yǎng)青少年用科學思維去探索自然知識,從而鍛煉青少年的科學素養(yǎng),認識科學技術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9月16日-9月25日,陜西省西安植物園與陜西省植物學會聯(lián)合成立專家團隊,帶領專家老師走進學校,開展數(shù)十場專家大講堂,為青少年普及“作物馴化和人類的生活”相關科學知識,其中包括: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陜師大附小本部、大雁塔小學西灃小區(qū)等十余所學校,參與學生三千余人。課堂上,專家老師們通過常見的蔬菜、農作物講解了人類馴化農作物過程,讓學生認識了基因技術。學生們聽得都很認真,積極互動,大膽提問,老師們深入淺出的為同學們解密植物的基因工程的秘密,讓參與活動的同學們受益匪淺,了解基因工程與人類的關系、基因的秘密、感受科學技術的魅力。

  9月19日在陜西省西安植物園內開展了“萍蹤荷影之水生植物探秘”自然探究課題活動。參與學校包括: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曲江南湖小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附屬小學、曲江十二小學等,參與學生及老師50余人。

  水生植物探究課是西安植物園今年舉辦的科學植物園活動中的其中一個課程。學生們通過了解水生植物的類型、代表植物,水生植物的生活特點和應用價值,學習基礎的物種多樣性調查方法。然后根據(jù)調查方法在戶外進行實地探究驗證,通過細致觀察,按照科學方法,對特定的幾種常見的水生植物作了詳細的數(shù)據(jù)記錄,了解水生植物的多樣性。同學們根據(jù)測量的數(shù)據(jù)與顯微鏡下觀察到植物的微觀結構,對探究課程做出最終結論。

  自然探究活動旨在培養(yǎng)青少年的科學思維,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用科學的方法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去創(chuàng)造。學生們在享受知識和創(chuàng)造碰撞樂趣的同時,也能享受探索發(fā)現(xiàn)的快樂。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