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新聞

頭條新聞

曹軍驥研究員榮獲2019年度TWAS地學天文和空間科學獎

發(fā)表日期:2018-11-29來源: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放大 縮小  

 

  近日,在意大利里雅斯特召開的第28屆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大會上,中科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曹軍驥研究員榮獲2019年度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地學天文和空間科學獎,并收到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發(fā)來的賀信。  

  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于198311月創(chuàng)建,致力于支持發(fā)展中國家開展科研活動,促進發(fā)展中國家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鼓勵對第三世界國家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推動第三世界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發(fā)展。  

  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一般每年召開一次院士大會,并在會上頒發(fā)9大科學領域(農業(yè)科學、生物學、化學、地學天文和空間科學、工程學、數學、醫(yī)學、物理學、社會學)的獎項。地球科學獎是2003年設立,2016年改為地學天文和空間科學獎。  

  曹軍驥研究員是國內繼朱日祥(2005)、孫繼敏(2008)、吳福元(2011)、黎夏(2013)、樸世龍(2015)之后的第六位TWAS地學獎的獲獎者,也是2016年改為地學天文和空間科學獎后的第一位獲獎者。他的獲獎理由是“a leading aerosol researcher in Asia whose work has led to improvements i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to major advances in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曹軍驥,中科院特聘研究員,國家杰青,從事大氣污染與氣溶膠研究, 率先在國內開始碳氣溶膠研究、開發(fā)碳氧同位素示蹤粉塵源區(qū)并論證二次有機氣溶膠對空氣污染的定量貢獻;2001年起前瞻性地開展PM2.5系統(tǒng)研究,建立最近15PM2.5連續(xù)日變化序列并論證其環(huán)境健康效應;三是利用環(huán)境光催化、過濾等新方法主動控制大氣污染,為關中大氣環(huán)境改善提出建議被省市政府多次采納?,F任中科院氣溶膠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氣溶膠學會秘書長、Aerosol Science & Engineering主編等。曾任亞洲氣溶膠學會主席等。發(fā)表一作和通訊作者SCI文章140余篇,包括以一作及合作者在Science及子刊、Nature、PNAS發(fā)表文章7篇。8篇一作文章單篇SCI超過百次,全部文章被SCI引用1.5萬余次,高被引h-index58,被Google引用22000余次,Google h-index73,入選2018年全球高被引學者名錄(Highly Cited Researcher)。曾獲得國際氣溶膠學會IAFA獎、國際空氣污染控制Frank A . Chambers杰出成就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等國內外獎勵。  

    

附件: